上一篇提到成功模式,今天來討論失敗模式。
有一次跟一位客戶談案件,
老闆在我出發前直接問我能不能搞定?
我很有信心的說沒有問題。
負責這個案子的業務溝通了好幾次,無果,
我帶著圖親自跑到客戶公司,整整談了兩個鐘頭。
我第一次感覺什麼叫做狼狽、被打的遍體麟傷。
回到公司,老闆沒有說太多,
請我直接約客戶再到公司一遍,由他來親自談。
客戶到公司前的二十分鐘,
老闆聽了我報告客戶對哪些部分仍有意見。
客戶一到坐了下來,老闆用了半小時,客戶滿意的離開。
旁邊做紀錄的我,
我的腦袋已經開始思考,
一、學老闆怎麼面對客戶。
二、怎麼讓自己也能讓客戶滿意?
會後跟老闆開會,
我第一時間做的是認錯:沒有搞定客戶,又把麻煩帶回來,對老闆很不好意思。
然後做的是檢討:無法搞定客戶的原因是專業能力不足,無法立即的回覆客戶最適合及正確的答案、方案。
最後是改善作為:除了會繼續訓練自己面對客戶之外,請老闆同意我明年在老闆的課堂上學習。(老闆本身也是老師)
上述說的非常簡單,但是『認錯』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事情。
『知錯』知道自己錯在哪,也不容易。
為什麼我都會?
因為我失敗的經驗豐富。
剛開始踏入職場,誰不怕失敗?
怕被罵是每個人的心聲,每次失敗後第一個念頭是:「死定了!」
拜託,沒這麼慘。與其自怨自艾,不如再試一次。
不過這些正面的心態,必須感謝我的主管和老闆,
我的主管總是在我失敗時,幫我分析為什麼錯、錯在哪裡、怎麼做會更好、怎麼做更符合期望。
我的老闆是個公私分明的人,就事論事,針對事情的錯罵完了,臉變一下馬上鼓勵我,給我了一點勇氣繼續試試看。
而我的運氣似乎也不錯,總是在挑戰第二次、第三次後就能成功。
「小林,每次聽到你又被老闆稱讚,我都好羨慕喔!」
聽到這句話我有點莫名其妙,怎麼會羨慕我被老闆稱讚?
如果喜歡被稱讚,為什麼不再努力一點給老闆看到?
回頭想想,沒跟這位同仁提:為什麼只想到羨慕我,而不是想想我怎麼獲得稱讚?
每一個稱讚或讚美,需要付出多少努力?
你看我一路似乎完美的完成主管交代的所有事務,
難道我不是跌跌撞撞,在錯誤中學習來的嗎?
成功不是憑空變出來的,而是靠許多失敗累積出來的。
我的觀念裡,很簡單,失敗了,馬上改,再試一次。
這次失敗了,下次一定要討回來。
留言列表